浏览位置:首页 >> 景观文库 >> 论文研究 >> 阅读全文
如何看待建筑创作中的"抄袭"与"模仿"
【导读】作者:苗业 选自<新建筑> 

    提要 阐述了抄袭、模仿现象在中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必然性,提出建筑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适应现实、驾驭现实的能力,以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 关键词:建筑创作 批评 抄袭 模仿    
时间:2006-03-17 编辑:Monica 来源:景观重庆 【朗读】【投稿】【纠错】【字号: 】【关闭

作者:苗业 选自<新建筑> 

    提要 阐述了抄袭、模仿现象在中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必然性,提出建筑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适应现实、驾驭现实的能力,以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
关键词:建筑创作 批评 抄袭 模仿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建筑界批评中国建筑及建筑师的文章不少,主要指向在于:目前中国建筑创作领域存在着较严重的抄袭、模仿风气、东西南北,到处可见品位不高的西方建筑的仿制品,而对KPF风格、SOM风格的仿造,更是成为一种时尚。究其直接原因,有两点:其一,对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来说,这两种风格在外行看起来通俗、摩登;其二,在内行看起来,对这些风格的模仿较容易,不必经过艰苦的创作过程,因为他们很少涉及地域文化背景,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形式上又较雅致。这样做既可满足业主追求建筑外表有现代感的要求,又可保全建筑师作为艺术家的面子,"鱼和熊掌"可兼而得之,何乐而不为呢?笔者认为,对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必大惊小怪,黑格尔说得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在讨论问题之前,有必要阐述一下"模仿"行为的实质。 "模仿"是社会群体中个体行为,它受社会群体意识的制约。只要个体之间存在交流,模仿行为就有可能发生。"模仿"是个体适应群体、获得发展的最初级手段。"模仿"的目标,总是指向群体中能力强、有威信、有实效的个体。"模仿"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个体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即使是"模仿"也有层次高低、程度深浅、效果优劣之分。形式上的照搬、照抄同基于理解对象的精髓、与自然特点有机结合地进行的再创造,有实质性的区别。前者,我们称之为"抄袭";后者,我们称之为"借鉴"。 "抄袭",在艺术创作领域被视为恶习,因为这种做法违背艺术创作的精神——真诚、独立、自由和独创性。"借鉴"则不同,人们已无法把被借鉴的对象和最终形成的现实分离开来。它承前启后,既能表达现实的真实感又能表达对历史的尊重。许多建筑大师的作品中都能找到前人留下的影子,但这并没有伤害他们的作品,恰恰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

    中国现阶段,建筑创作中大量的模仿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源于社会大的文化背景、建筑师的职业特点和个人因素。

    首先,让我们从中国大的文化背景中看一下模仿的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西方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仅就建筑业而言,现代建筑的发展已近一百年,而我国目前的水平,无论规模、数量、质量、建造技术、创作思想等诸多方面,都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如果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话,那么,这种文化上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技术是社会其他文化特征的基础,技术落后,其他方面文化也不可能先进。要想赶上人家,建筑师面对现实,首先选择的做法就是去模仿人家。技术上的引进与模仿容易,观念上的引进与模仿,缓慢而艰难。这需要一个从磨合到默契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做虽然使一些民族自尊心很强的人感到很丢面子,但别无他法。"由于历史带来的过度负荷,我们的生命已经变得萎靡不振。它阻碍了建立新的业绩的强有力的冲动,并使实干家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只有忘掉一切才能有所作为。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虽然过多地模仿人家并不光彩,但这并不重要,要做出使世人信服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就建筑师的职业特点而言,建筑师的创作冲动既依赖于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又依赖于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国社会大的文化背景便是他们进行创作的主要客观依据之一。以设计为职业的建筑师在设计中首先应满足业主的意愿或"其他"人的意愿,然后才是自己的审美意愿。很少有建筑师会把建筑设计看成是表达个人感情的东西或是少数艺术家冒险心理的产物。"建筑的基本意义并不是作为建筑师的作品而存在的,而是为人们构筑适于生存和成长的空间。首先当人们进入建筑时,空间给予情绪上的感染,使得人们真正感觉到这座建筑是为自己而存在,建筑的价值便由此体现。一切设计方法只不过是建筑师与人们感觉上的交流。"  政治的社会,建筑服从于政治;商品经济社会,建筑服务于业主,而大多数业主对建筑的理解,仅停留于市井文化的层面上。建筑师如果做不了圣人,就做一条"变色龙"好了,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在技术提供最大可能的前提下,实现业主的想像力。如果没有大师的智慧,能有大师的手法也不错。"模仿"是最直接的手法,深沉一点的,可以加上类型学的转换。虽然现实中并不缺少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却缺少有份量、有水平的建筑精品,这可以证明这样一个道理:中国大的文化环境还不足以为建筑师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基本建设在政策、生理模式等方面还不很成熟。大众对艺术品鉴赏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抄袭"和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但这并不是模仿带来的必然结果。

    第三,就是建筑师的个人因素问题。在这样的一个功利环境中,"中标"往往是建筑师的第一目的。只有"中标"才能给个人和单位带来发展和生存的机会。"模仿"是一个相对有效的手段。信息和技术的全球化倾向,给建筑师的模仿带来更多的素材;信息载体与通道的多样化,有可能了解模仿对象的更多背景材料。模仿对建筑师来说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即使是模仿,也需要建筑师个体有相当的水平和眼光。对题材的敏感、理解程度会引发建筑师更大的创作冲动。任何建筑方案的开始,都是由建筑师将自己的"梦",通过建筑的语言写成现实。语言可以模仿,因为它来自于现实,也是介入现实的手段;"梦"却难以模仿,因为它来自于建筑师的个人经历,也是铸成建筑精彩现实的源泉。语言形式是构成现实最富于变化、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它涉及技术、社会审美趣味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也是建筑师最有必要学习和模仿的部分。建筑师应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适应现实、驾驭现实的能力,从"模仿"走向创造。

    "模仿"也罢,"抄袭"也罢,我们的思维应超出建筑师所从事的职业范围。"关于自然和纯粹形式的真理几乎是预定了的;关于生活和文化的真理则是在行为中制造出来的,我们把事情做成什么样,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道理。" 真理是面对现实的唯一选择或者是最好选择。"模仿"就是我们面对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当然,中国的理想不仅仅在于满足;现实,建筑师的理想决不在于满足于"模仿",存在的虽然是合理的,但存在的不定是最好的。我们不放弃评判建筑优秀与否的标准,那就是:"成熟,独到,新意。"

 



网站申明
本网刊登所有内容的宗旨在于打造传播与分享知识的平台,本着“传播知识、提升价值、美化生活”的理想服务大众。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人不能非法拷贝和传播,更不允许作为商业用途。
本网刊登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在于更好、更全面服务受众,不保证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负责,本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如对本网的内容有疑义或对您造成损害,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必将及时处理。
相关内容
今日导读
推荐专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景观360 图片专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网站广告 | 行业服务 | 媒体合作 | 服务条款 | 隐私申明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实名网址:城市规划网 网络实名:山地城市规划 山地城乡规划 与我们沟通:意见反馈 网站意见讨论区
版权所有 © 重庆本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06003463号 法律顾问:重庆中豪律师事务所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