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首页 >> 景观文库 >> 论文研究 >> 阅读全文
道路景观规划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导读】提要: 本文通过对道路景观规划在我国产生、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道路景观规划的初步概念、原则、内容、步骤,并针对道路的线性特征以及规划的可实施性,提出模块化组合的积木式设计方法。
关键词: 道路景观规划 模块化 积木式 
目   &n
时间:2006-04-04 编辑:Monica 来源:景观重庆 【朗读】【投稿】【纠错】【字号: 】【关闭

提要: 本文通过对道路景观规划在我国产生、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道路景观规划的初步概念、原则、内容、步骤,并针对道路的线性特征以及规划的可实施性,提出模块化组合的积木式设计方法。

关键词: 道路景观规划 模块化 积木式 

目      录

1 道路景观规划在我国产生的背景 4
1.1作为城市的门脸和形象工程得到重视 4
1.2作为城市土地增值的主导因素之一 5
1.3增强城乡与街区的识别性,丰富城乡景观,延续城乡文脉。 5
1.4提升道路的交通功能。 5
2 道路景观规划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6
2.1 重展示、轻功能 6
2.2重个性、轻关系 6
2.3重绿化、轻设施 6
2.4重线形、轻节点 7
2.5重表面、轻内涵 7
3 道路景观规划应着重研究的问题 7
3.1道路景观规划的理念与使用功能的实际结合。 7
3.2道路本身与道路结合部以及相邻部的关系。 8
3.3充分研究道路要素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8
4 道路景观规划的含义 9
5 道路景观规划的原则 10
5.1道路景观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10
5.2道路景观应满足应有的生态功能 10
5.3道路景观设计要符合用路者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10
5.3.1行为规律 10
5.3.2视觉特性 11
5.4道路元素要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 11
6 道路景观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12
6.1道路景观规划的内容 12
6.2道路景观规划的步骤 13
7 道路景观规划的对策 14
8 案例分析??以吉林江源县城道路景观总体规划为例 14
8.1江源县概况 14
8.2县城形象定位 15
8.3道路景观规划基调 15
8.4道路景观规划原则 16
8.5景观规划具体措施 16
8.6道路景观体验方式 16
8.7道路景观控制规划 16
8.7.1.点:是由入城公路构成的城市景观节点 16
8.7.2.线:是由城市道路构成的城市景观主要轴线 17
8.7.3.面:是以城市道路为主体与地块(综合绿地)结合构成的城市景观街区 21
参考文献: 22
        
道路景观规划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道路景观规划是道路交通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产生的一个规划专题领域,是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随景观设计理念的诞生而相应产生。在我国这一专有名词的产生还不到3年的时间,但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其运用的区域已十分广泛,而因为这一专题在我国尚属起步发展阶段,其理论体系的却未能跟上实践的需要,故此在规划的方法、解决的问题和评价的标准上都存在很多不统一,也造成规划设计水平的参差不齐。

      1 道路景观规划在我国产生的背景
    1.1作为城市的门脸和形象工程得到重视
    近年来,中国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城市为了寻求发展、招商引资,改善城市面貌和投资环境,均在城市建设大做文章,在神州大地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城市建设热潮,特别是上海世纪大道、大连星海广场等在全国较为有影响的城市形象工程诞生后,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热点大部分转到入城公路、城市主路、高速公路与广场建设上来。对道路与广场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作为城市入口得到格外的强调。道路景观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受到日益重视。而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较为专门的领域。但由于道路景观规划缺少科学理念的支持,近年来,道路“宽”“大”“豪华”却成了道路景观好的标准,而忽视其本身具备的功能。把道路景观规划引入了一个误区,导致大量土地侵占、资源破坏、投入浪费等现象。促使我们要尤其对道路景观规划做深入研究探讨。
    1.2作为城市土地增值的主导因素之一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改善经济的一条主要渠道,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在道路动的心思也越来越细,对道路建设的要求由“通”、“畅”向“优”、“美”方向转化,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形象和功能是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吸引企业进驻开发的有效渠道。而高品质的道路建设需要科学的道路景观规划指导。
    1.3增强城乡与街区的识别性,丰富城乡景观,延续城乡文脉。
    城市的扩张,增大了道路的规模,土地的集约开发,使得城乡区间与城市内部道路网络也越来越密集。增加城市的活力和个性以及区域的识别性,成了城乡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而作为城市的门脸要素和城乡间的脉搏??道路就成了主角之一,其与城市丰富景观的物质结合以及与城市文化的精神融洽,形成了专有的设计方法和领域,构成道路景观规划的内容和要求。
    1.4提升道路的交通功能。
    科技的发展,造成道路上流动或固化的物质越来越多,管理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生活的提升,人们对“行”的环境标准也越来越重视,从身体的轻松和心情的愉悦都对道路提出要求,特别是城乡公路与城市内部快速路需要不断改变沿路景观以减缓视觉疲劳,因此协调好道路中各物质要素的关系、充分满足交通、提升道路形象成为综合解决的问题,道路景观规划作为这一任务的承担者应运而生。
   
      2 道路景观规划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道路景观规划由于目前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标准指导,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总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2.1 重展示、轻功能
    只重外观,规划中过分强调道路表面形式,例如以宽大为优,以奢华为美,以构图为手段。把豪华当景观,把气势当形象,使道路华而不实。却忽视或弱化道路交通功能和人的便捷性要求。例如大面积模纹花坛和草地往往阻碍人的行进,高大的树木影响司机的视线等。
    2.2重个性、轻关系
    只考虑道路红线范围内的设计,忽视道路与不同性质用地(如城乡差别以及城市居住、行政与商业对建筑后退红线都有不同要求)的关系。往往一笔带过,百事同一。道路周边不同的用地性质对道路功能和组成要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2.3重绿化、轻设施
    把道路景观规划误认为绿化或绿地规划,忽视道路绿化与道路内及周边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以及设施本身的规划建设和在道路中的角色与地位。例如绿化与地下管线的关系及其埋深的影响、道路中人行天桥、地铁站、地下通道、变电设施的安排原则与布局方式等都不被考虑。
    2.4重线形、轻节点
    只考虑规划道路本身的线形景观,而不研究与之相交口的衔接,规避矛盾,相互规划均不考虑节点。往往在规划形成空洞。例如道路平、立交叉口,广场节点等
    2.5重表面、轻内涵
    忽视道路景观各要素的联系,缺乏全面、科学、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在要素的安排上不考虑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例如把很好的自然环境改造,去做人工绿地等,既增加维护成本又破坏了生态。在北方使用南方的树种等等;在总体气氛的塑造中不研究地方文化的背景,张冠李戴,东抄西借等,大连使用过的路灯就几乎全国各地都能看到。
   
      3 道路景观规划应着重研究的问题
    3.1道路景观规划的理念与使用功能的实际结合。
    道路景观规划应该强调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要以物质功能为主体,视其为首要的满足因素,兼顾精神功能的需求,道路景观应以地方、生态、文化、科技为导向。遵循:
    (1)生态性原则:强调设计遵从自然。自然的空间格局,自然的生态过程。
    (2)文化性原则:强调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人文景观的再创造。
    (3)科技性原则: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创造高科技的新景观特色。
    (4)地方性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的材料,本地的风格进行规划设计。
    (5)相宜性原则:建立道路与人,道路与山水,道路与道路,道路与植物,道路与设施等有机总体的关系。
    (6)经济性原则:强调经济、实用、节约这一原则实际上包含在以上所有各项原则之中,即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地形,当地材料,构筑亲切宜人的空间。
    (7)国际化原则:按照国际化标准提供各种道路交通与环境设施。
    3.2道路本身与道路结合部以及相邻部的关系。
    道路作为交通的承载者和用地的联系纽带,其本身就是一个不能孤立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好道路的功能,满足不同景观的需求,加强其与周边环境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3.3充分研究道路要素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构成道路景观的要素多种多样,其数量是庞大的,而且正因为景观构成要素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这也可以说是道路景观的一个特色。因此,为了避免道路景观的琐碎繁杂,仔细推敲各构成要素的存在意义,排除不必要的要素,创造简洁精练的道路形式是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同时保证必要要素的存在也是重中之重
    道路景观构成要素的基本分类
    道路:道路本体(路面等)
              道路植栽(行道树、灌木、树池等)
              道路附属物(道路标志、防护栏等)
              道路占有物(电线杆、公共汽车站、人行天桥等)
              道路衔接段(道路交叉口、道路桥等)
    沿街:建筑物(商业、办公楼、住宅等)
              广告牌(小型广告牌、屋顶广告塔等)
              围合屏障(屏、栏、绿篱等)
              空地(广场、公园、河流等)
    交通措施:交通指示牌
    交通方式
    远景:自然要素(山岳、海、湖泊、森林等)
          人工要素(塔、城墙、高楼等)
    人的活动:步行者、自行车、汽车等
    地下部分:交通设施(地铁、地下通道等)
              商业设施(地下街、地下广场等)
              能源、通信设施(天然气、电气、通信电缆等)
              排水设施(排水道等)
    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等
   
      4 道路景观规划的含义
    科学处理道路红线范围内部及其结合部和相邻部的关系,统筹部署和安排道路本身及其结合部各景观要素,使其达到功能、经济与美观的统一。
    道路景观规划是将道路本身、结合部与相邻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强调景观主题确定和整体印象确立过程。而道路景观设计是分为道路本身、结合部两大类。然后再而细分,直至指导施工实现。
   
      5 道路景观规划的原则
    道路景观在考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应作为道路环境中的重要视觉因素现代交通条件下视觉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协调,力求创造更加优美的道路景观。
    5.1道路景观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道路的尺度、方式都必须考虑道路汽车速度因素。商业街、步行街的绿化要充分与商业的繁华紧密结合。
    5.2道路景观应满足应有的生态功能
    充分利用绿化的生态属性,绿地犹如天然过滤器,可以滞尘和净化空气。据测在广州有绿化的街道上,距地面1.5M高处的含尘量比没有绿地的街道上含尘量低56.7%,而草坪的飘尘浓度仅为裸露地面的1/5。
    行道树尤其要满足遮阴降温功能。充分考虑增加空气湿度、吸收有害气体、隔音和吸收噪音,
    道路绿地设计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
    5.3道路景观设计要符合用路者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5.3.1行为规律
    道路功能不同,人流与车流的出行目的亦不同。出行方式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电车、地铁等,有乘坐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如小汽车、摩托车等,还有骑自行车的人和步行者。街道上出行居民中步行者有过境者、购物者、散步休闲与游览观光者。上班、上学、办事的过境人员行程往往受时间限制,较少有时间在道路上停留,道路的拥挤情况、步行的平整、街道的整洁、过街的安全等。购物者的步行要方便其来回穿越,而观光游览者,他们游街、逛景、观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注意店面、街头小品、漂亮的建筑等。散步休闲的人带有悠闲的锻炼性质。
    5.3.2视觉特性
    不同用路者的视觉特性也是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的重要依据。
    5.4道路元素要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
    现代的道路环境往往容易雷同,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将有助于加强道路特征,区分不同的道路,一些道路也往往以其绿地而闻名于世。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求道路具有连续性,而绿地则有助于加强这种连续性,同时绿地也有助于加强道路的方向性,并以纵向分隔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
    道路还应与周围地形协调,对对靠近山地、河湖、丘陵的道路景观应有不同的处理,城市地形的特征会给城市景观带来个性,而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骨架,就必须与地形尽量融合,以形成道路与地形特点相适应的视觉特征。
    总之道路不仅要与街景中其他元素相互协调,与地形、沿街建筑等紧密结合,使道路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与城市自然景色(地形、山峰、湖泊、绿地)、历史文物(古建筑、古桥梁、塔、传统街巷等)以及现代建筑有机联系在一起,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并做出一体化的设计,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
    道路景观还应与充分考虑街道上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
   
    6 道路景观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6.1道路景观规划的内容
    综上分析,道路景观规划主要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6.1.1 现状条件分析(包括区域位置、地形特色、周边建筑构筑物、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相邻地段建设内容及规模);
    6.1.2自然和人文背景分析;
    6.1.3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包括建设目标、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构思)、道路总体的功能定位与规划应对策略。;
    6.1.4道路布局及其导则(包括不同道路要素与用地功能区的安排及周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控制);
    6.1.5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包括不同功能所要求的不同尺度空间的组织、不同空间的景观设计);
    6.1.6道路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等级、平面形式、交通方式、人车流系统、停车站场规划等);
    6.1.7绿地系统规划(包括不同性质绿地如草地、自然林地、疏林草地、林下公园、人工水体、自然水体等的组织);
    6.1.8主要种植类型设计(包括种植意向、苗木选择);
    6.1.9区域夜景灯光效果布局规划(包括设计意向、照明形式);
    6.1.10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燃气等);
    6.1.11竖向规划(包括地形塑造、高差处理、土方平衡表);
    6.1.12主要节点设计与重点景观断面控制,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部分
     A道路典型平面、纵横断面。
     B道路各类节点,如:道路平、立体交叉口,公交站场与路边停车方式,地下通道与天桥,车行与步行出入口等交通设施的平、纵断面。
     C道路与商业、文化、居住、绿地公园、院落等相关结合部的典型断面。
     D车行、非机动车与人流交通的组织方式与相互关系
     E道路内各种市政设施与公共服务小品的外观与材质设计
    6.2道路景观规划的步骤
    6.2.1景观主题的产生和整体印象的创造、个性化(对城市、地区文脉的认识、道路景观的素质调查、道路个性的发现与表现)
    6.2.2道路的基本设计(道路的比例、线形设计、道路平面结构与断面形式)
    6.2.3要点的概念设计与控制导则(交叉点、桥、站前广场、停车场、地下出入口、隧道、步行桥、路边广场、小型建筑物)
    6.2.4道路的修饰(种植用地、树种选定、路面的构成、铺装材料、车道铺装、步道铺装、挡土墙面处理)
    6.2.5道路景观的修饰(人车分离设施、机动车交通用设施、道路照明、步行者用设施、公益设施)
    6.2.6街景的形成(沿街建筑形态、建筑外观意向、开敞空地、墙面后退、与沿界街设施一体化设计、对室外广告、招牌的规定与诱导、保护性造景)
    6.2.7人行道(人行者专用道路、绿道、购物步行街、人车共存道路、使用管理)
    6.2.8指导道路景观要素方案探讨与初步设计的通则编制。
   
    7 道路景观规划的对策
    7.1 模块化组合的积木式设计方法替换重复单调的平涂法,避免乏味而无意义的表达方式。
    在规划中将能代表本道路全部特征的典型断面综合研究,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形成方案,将这些断面当成积木式区段,因地制宜、自由组合,构成同一风格下的不同功能的区段,避免道路景观规划中重复甬长的平铺表达方式,增强实施的可操作性。
    7.2采用设计导则的管理方式,有机的组织规划实施。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增加道路景观的节奏和实际意义。
    7.3因地制宜,加深重要地段的设计层次,减少决策的难度。
充分研究道路中可能出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区段,解决复杂的功能关系,满足道路多功能的需求。

    8 案例分析??以吉林江源县城道路景观总体规划为例
 8.1江源县概况
江源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西部,东与抚松县为邻,西北与柳河县交界,西南与八道江区相连,南与临江市毗连,北与靖宇县接壤。境内最高点是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拨2691米,也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本县是白山市连接抚松、靖宇、临江、长白各市、县的纽带,地理位置重要,有长林、鸭大铁路、鹤大(国道201)、白靖等国、省级公路穿过,交通便捷。
8.2县城形象定位
1.山林驿站
江源是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去往长白山的重要驿站。未来江源的城市建设取向将以蓝和绿为基调,重点加大山体绿化美化和生态恢复性建设,建成区域性自然生态屏障和城市生态调控地带;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引,促进产业的生态化提升,构建符合生态原则的旅游和工业园区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区和定位明确的城镇体系以及各类用地比例合理的混合型土地利用结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深入人心,人居环境优美,历史文化遗产及生物多样性等人文、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山林驿站的形象将成为城市品牌。
2.溪谷小城
江源资源丰富,是白山市重要的工业城镇,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潜力。江源县城由浑江、大阳岔河、正岔河流经的溪谷组成,溪谷景色优美,地势开阔,代表未来城区的发展方向。溪谷小城的景观形象,将江源概括的惟妙惟肖。
8.3道路景观规划基调
纯林、大树阵营造大气、整洁、恬静的道路景观与城市环境
8.4道路景观规划原则
见林、见水、见山、见炊烟(云雾、蒸气)、见坡顶
8.5景观规划具体措施
窄于六线的车道,大于四排的障林,低于树冠的建筑,小于百米的广场,轻松柔和的界面;
随处可见的溪谷,枝干清秀的道树,人文生态的栖居,绿色环保的产业,融入山林的城市
8.6道路景观体验方式
机动车、自行车、步行三种方式
8.7道路景观控制规划
采用点、线、面控制的原则,实现“山林驿站、溪谷小城”的第一感官形象
8.7.1.点:是由入城公路构成的城市景观节点
四个入口点: 入(出)口点是进入城区或离开城区的重要视觉景观点,各个入口景色各异,但都是由路、山、水、林构成的总体断面,给人霍然开朗、重回大自然的感觉。
            
??南入口效果                           ??东北入口效果
 
??东北入口断面
 
??西北入口断面
8.7.2.线:是由城市道路构成的城市景观主要轴线
线是由道路构成的城市景观主要轴线,此次规划根据不同区域,以道路为主体,充分考虑道路两侧景观变化,形成各阶段模块化积木式断面   模型。
 
(1) 最西侧外围形成山、林、路、水的景观轴线,主要元素有新开辟的小溪,204省道,树林等
 
(2)景观轴东岸,水、林、路景观轴
 
(3)行政中心所在地,居、路、居景观,主要由居民区和行政办公场所组成
 
(4)位于绿心东北部,商、路、商景观,繁荣的商业景观
 (5)绿心区东南,商、路、林、水景观,典型的山水小镇景观
 
(6)高品质生活区,山、林、路、水、林景观
 
(7)高品质生活区最北部,林、水、观景路、林、高台地景观
 
(8)城市东侧路、道、林、山景观
 
(9)201国道两侧,最重要的旅游通道,林、路、林、铁道、林景观
 
(10)山、林、路景观城市东南端,远景发展区
 
(11)迎宾道
8.7.3.面:是以城市道路为主体与地块(综合绿地)结合构成的城市景观街区
 
运动健身街区:该点位于城市绿心北侧,两条次要道路之间,行政中心区的重要休闲场所,以居民健身、休闲为主题,应结合道路总体考虑。
 
文化休闲街区:该点周围商业设施林立,位于居民区与商业区的腹地,两条次要道路之间,辅以文化、休闲设施,应结合道路总体考虑。

参考文献:
1、[日]土木学会 编,章俊华/陆伟雷芸译.《道路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浩等 编著.《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刘滨谊 著.《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俞孔坚.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规划师》,02/2004
7、西蒙兹 著,俞孔坚、王志芳、孙鹏 等译.《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作者:hongwei  
 电子邮件:
hongwei@cnup.com  
 地址:北京上地信息路12号  
 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其他联络方式:13511001695


  
 



网站申明
本网刊登所有内容的宗旨在于打造传播与分享知识的平台,本着“传播知识、提升价值、美化生活”的理想服务大众。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人不能非法拷贝和传播,更不允许作为商业用途。
本网刊登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在于更好、更全面服务受众,不保证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负责,本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如对本网的内容有疑义或对您造成损害,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必将及时处理。
相关内容
今日导读
推荐专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景观360 图片专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网站广告 | 行业服务 | 媒体合作 | 服务条款 | 隐私申明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实名网址:城市规划网 网络实名:山地城市规划 山地城乡规划 与我们沟通:意见反馈 网站意见讨论区
版权所有 © 重庆本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06003463号 法律顾问:重庆中豪律师事务所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