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首页 >> 景观文库 >> 新技术 >> 阅读全文
智能化要为住宅节能作贡献
【导读】                                        
时间:2006-03-22 编辑:Monica 来源:景观重庆 【朗读】【投稿】【纠错】【字号: 】【关闭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最近,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组织专家修订2003年版《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则》,其重点是在原有星级认定的基础上,对三星级智能建筑提出节水节能节材“三节”的新要求,将节能的理念引入住宅智能。修订后的《导则》将是建设部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及推广建筑“四节”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体系的一部分。为此,记者采访了该《导则》的主要起草人、中国建筑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方天培。

   方天培认为,住宅节能是住宅智能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他说,1999年引入住宅智能化概念时,大家关注的是小区最基本的安防和通讯系统。近一两年,这些基础的智能化应用已经日趋成熟。目前,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使智能化进一步发展而为“四节一环保”服务。所以,这次在修改《导则》时,我们拟对《导则》中规定的三星级智能住宅提出“三节”和保护环境的要求。方天培透露,《导则》修订涉及的技术与产品主要包括:集中空调节能控制技术、空调新风量与热量交换控制技术、建筑室内环境综合控制、节能型夜间照明控制器、给排水集成控制系统、新能源利用如太阳能发电产品、智能采光照明产品、隐蔽式外窗遮阳百叶、通风智能技术、垃圾收集与处理智能技术等。

  小区住宅智能化“三节”如何体现呢?方先生举例说,我们现在的高级小区普遍都有小区会所,我们可以在对小区会所采用的集中空调控制系统上,研发直接采用数字化控制的技术,这种控制技术的投入使用将会为小区节能20%%;再如住宅房间的百叶窗,如果可以自动随太阳的光照角度、光照强度进行智能化的调节而选择合理合适的遮阳位置,也将达到有效的节能效果;在面积较大的住宅小区,太阳能照明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节能效果尤为明显,例如夜间的公共照明将会自动随室外光亮度来进行开关;在节水方面,目前主要是依靠节水器具,我们将会在小区给排水系统的中水处理上进行智能化控制;对于节材,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对高质量建材的管理评定来引导小区开发商的选择。此外,对于“三节”问题,我们还将考虑对用户的能耗、水耗进行智能监控来督促住户自觉节约能源。

  方先生认为,同西欧某些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技术还不完善,很多技术还处在研发和试用阶段,目前市场上还缺乏成熟的节能性智能产品。他建议通过示范、试点的方法来促进产品的研发和试用,选择几个较大的住宅建筑区域作为试点,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后再全面推向市场,这样既促进了前期的宣传,更保障了技术的完善。

  谈及节能性智能住宅小区的当前趋势及发展前景,方先生说,目前智能住宅产品、小区设施及住宅建筑本身的节能性是我们的研究发展方向,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只要可以节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那么自然就会得到应用推广。正如小区安防产品现在已经成为业主的基础需求一样,有助于节能节水的智能产品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另一研究发展方向是住宅建筑本身的节能,例如从建筑屋顶考虑,来设计出最佳建筑倾斜度完成太阳能采集。提到实现这些节能性智能住宅小区的建筑成本时,方先生认为,消费者会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的收益,如果产品性价比好,在市场上自然会得到广泛的认可。

  另据悉,本次《导则》修订还涉及下列内容:二星级与三星级的界线划分、应用词汇的科学界定、智能家居产品的概念统一、信息家电对厂商的支持等。



网站申明
本网刊登所有内容的宗旨在于打造传播与分享知识的平台,本着“传播知识、提升价值、美化生活”的理想服务大众。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人不能非法拷贝和传播,更不允许作为商业用途。
本网刊登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在于更好、更全面服务受众,不保证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负责,本网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如对本网的内容有疑义或对您造成损害,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必将及时处理。
相关内容
今日导读
推荐专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景观360 图片专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网站广告 | 行业服务 | 媒体合作 | 服务条款 | 隐私申明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实名网址:城市规划网 网络实名:山地城市规划 山地城乡规划 与我们沟通:意见反馈 网站意见讨论区
版权所有 © 重庆本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06003463号 法律顾问:重庆中豪律师事务所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